
一般情况下,如果开发商违约,购房者可以退房并且不用支付违约金。但如果是因为购房者违约,比如不想买、买不起或者由于个人原因导致无法付清房款,如果开发商同意解除购房合同,购房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开发商损失。当然,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五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符合法律或合同规定的解约条件,买卖双方都可以依法解除购房合同。具体到购房者要求解除合同,有哪些具体情况呢?
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的情况有两种。首先,如果购房合同无效,购房者有权退房。其次,如果开发商违约,导致购房者不能按要求购买或者收房,购房者也可以要求退房。具体情况包括开发商预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逾期交房构成根本违约、房屋结构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由于开发商的过错,购房者不能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开发商变更规划、设计等。
交了首付之后,能否退房取决于是否出现了法定或者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而不是有没有交付全部或部分房款。但需要提醒购房者的是,解除房屋购买合同和与银行订立的借贷合同是分开的,解除购房的合同并不同时解除贷款合同,购房者仍需要还款。购房者在拿到开发商退换的首付款及利息后,要与银行协商提前还款。如果满足合同约定的退房条件,建议购房者与开发商协商,尽量避免诉讼。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