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少不一定划算?

公摊面积少不一定划算?

公摊面积是指所有产权人共同拥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论是多层、高层还是商品房,都存在公摊面积。公摊面积越大,得房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

公摊面积较小表示购房者需要投入的额外成本较少。户型、套内面积、公共设施的数量,以及建筑规模等都会对公摊面积产生影响。

公摊面积和非公摊面积有哪些?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以及共同墙体。而仓库、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管理用房等则不会被计入公摊面积范畴。

如何计算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套内墙体面积需全计算,阳台是否封闭需要进行区分,封闭的需全算。

公摊面积一般有多大?

公摊面积不是越少越好。不同住宅类别的公摊比率也不同: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别墅类房子公摊率为1-8%

需要注意的是:

①同一栋楼内,两梯两户的公摊面积比一梯两户的大,但是前者肯定不如后者方便。

②点式楼和板式楼的公摊面积也不同;房子越大,公摊面积就会越多;房子越小,则公摊面积就会相应减少;同时,只有楼梯,或者既有楼梯又有电梯的住户,公摊面积也会有所差别。

③公共设施和走廊越多,公摊面积就会越大;楼梯高度越高则公摊面积也会相应增加。

如何避免公摊面积风险?

第一招,询问开发商公开数据;第二招,索取建筑设计图,请专业人士计算;第三招,在购房合同中明确规定具体的公摊面积。

相关法律规定,开发商交房时,房子总建筑面积和合同面积的误差不得超过3%。如果误差超过3%,则多出的部分由开发商无偿赠送,少出的部分则由开发商进行赔偿,并且业主还可以选择退房。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6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26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