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房时,一旦决定购买,开发商通常会要求支付定金。定金具有法律效力,一旦支付,即使无法购得房屋,也很难退还。因此,购房者应该谨慎选择,并不要过分相信开发商和置业顾问。在交付定金之前,应该完成以下几项任务以避免风险。
第一步:了解开发商和房屋情况
需要从多个渠道了解开发商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查找开发商的资料,或者直接去现场查看实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要检查工人是否在施工,房屋工期是否正常,是否符合政府规定等。如果发现可疑情况或者信息不透明,应该暂停购房,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房源情况也可以在网上查询,要查证房屋真实的销售状态。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在售项目的楼盘表,查找楼盘的销售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网上有十种不同的销售状态,包括可售、拟订合同、已售、发证、抵押、查封、非售、定购、自由、公用等,需要进行区分。
第二步:检查五证二书
五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二书包括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在审查五证二书时,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首先,需要查看这些证书上的项目是否与此房屋所在项目名称相符。其次,所购房屋是否在这些证书标明的范围内。
第三步:检查个人信贷资料
在确定要购买房屋后,需要准备贷款的银行柜台或者去官网查询个人征信。如果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时调整主贷人或找到合适的担保人。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仔细了解自己的五险一金、银行账户流水、户口(暂住证)等是否符合贷款条件。不要轻信开发商在销售时所作出的口头承诺。如果因贷款未批准无法购房,开发商或置业顾问不会为你负责。如果在此之前已经支付了定金,那么就无法要求返还此款。
第四步:检查房屋备案
开发商有可能会出现一房多卖的情况。如果在准备收房的时候发现房子正在装修,这就非常不好。此外,即使去打官司,法院也可能判定这个房子并不属于你。
因此,在支付定金和签署合同时,需要要求开发商提供备案编号,并在合同中注明备案时间和违约责任,以避免未知的购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