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一位女同学即将结婚,但由于房子的问题而感到犯愁。女同学的男友在认识她之前,男友的父母就出首付买了一套房子给儿子做婚房,房产证上写着男友的名字。由于女同学没有出钱,自然也不好意思提出要加上自己的名字。但是,如果不加名字的话,女同学就会没有安全感。另外,如果男友结婚后不能承担房贷,女同学可能还要帮他负担家里的所有开支,这显然不公平。这种情况很可能也是其他女性面临的问题。
实际上,女性们不必着急,她们也可以自己购买一套小房子,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这样一来,女同学可以住在男友的房子里,而不用付房租。另外,她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用租金还房贷。但是,什么情况下的房子才算作个人财产呢?
1、在婚前以个人全部财产购买的房子,属于个人财产。如果婚前使用了个人财产支付了部分首付,并在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此时产权登记在个人名下。如果离婚,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该房产。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以判定房产归责任方所有,而未偿还的贷款则视为个人债务。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后共同还贷,并且财产增值部分由该方负责,则另一方应得到一定的赔偿。
注意: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贷款完全由自己支付,与婚后的另一方无关。因此,双方可以签订协议,明确属于谁的财产,并进行公证。
2、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夫妻双方订立了财产协议,并进行公证,则可参照协议处理房产归属问题。
3、如果婚后,其中一方的父母为其子女全款购买房产,且产权登记在该子女名下,则视为出资人对其子女的赠予。该房产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
4、如果夫妻一方想要独立购买房产,可以借助父母名义购买,然后由父母赠予该方。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出资人不明确表示该房产是赠予夫妻双方的,那么该房产只视为对其中一方的赠予。
房产归属问题一直是一个纠纷点。买房,特别是婚后买房,如果想要房产属于自己,就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在事先约定好相关事宜,避免日后出现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