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房时,挑选楼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了公摊面积这个概念,称高层楼层的公摊面积更多,是否值得购买呢?楼层越高是否越好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公摊面积指的是共用建筑面积削减后的公用面积,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同房屋和管理房屋。虽然算在房屋面积里,但实际上,这些空间并不属于住房本身,可能增加买房成本。但如果在同一栋楼,无论是低楼层还是高楼层的公摊面积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普通多层住宅楼的公摊系数约在10%-15%;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在15%-20%;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约在20%-25%。但这个系数可能因房屋的具体情况而异。如果公摊面积增加,可能是因为需要增加电梯数量、安全出口宽度或墙体厚度等原因造成的。
这个系数并不是说高层的公摊面积会更多,而是因为高层建筑需要更多的电梯,更广阔的安全出口和更厚的墙壁,所以相对于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公摊系数更高。但高层建筑也有其优点,例如它们的采光、通风和环境更好,并且视野更开阔。此外,高层建筑的私密性更好,蚊虫和小偷的骚扰也会相对更少。
虽然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比低层建筑的更高,但是买房时并不用过分担心。因为在同一栋楼里,不同楼层的公摊面积是相等的。此外,高楼层并不总是最佳的选择。从环境角度来看,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气质量反而更差。此外,一些高层建筑可能存在水压不足和电波干扰等问题。所以,专家建议购房时,六七层的位置较佳。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