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人心中,房子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与中国传统的居家观念密不可分。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居所,更是家的标志。在购买房屋的过程中,许多人容易陷入不同的中国式误区,你是否了解这些误区?
误区一:了解政策无用
房价的涨跌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市场出现过热或过冷的现象,国家就会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如限购和限贷等政策。如果购房者不了解这些政策就盲目购房,就容易出现问题。
误区二:炒房稳赚
近年来,许多人投资房地产,利用炒房来赚钱。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购房者不可盲目加入。一方面,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打击炒房行为,另一方面,卖出房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误区三:专家完全正确
很多购房者在购房之前会去了解专家学者的各种报告和讲座,但需要提醒购房者的是不能偏听偏信。并不是所有所谓的专家都能够言之有据,购房者需要将他们的言论与自己的调研相结合,全面了解市场动态。
误区四:广告等同于现实
开发商在广告宣传中往往会突出优点,避而不谈缺点。购房者需要全面了解、理性分析和实地调查房屋和小区的实际情况,只有满足自己真实需求的房子才是真正好的房子。
误区五:一步到位追求大户型
购房不同于购买普通物品,一步到位不一定就让购房者避免后顾之忧。无论是刚需还是首次改善,一步到位都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购房者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能盲目追求大户型,而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一步到位。
误区六:房产证写孩子名字省麻烦
有些父母会为未成年孩子购置房屋,将孩子的名字写入房产证为了省去将来过户时的麻烦。但这样做不仅没有省事,还可能带来麻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孩子能够独立购房时,不能享受首套优惠;二是若需出售房产,需要办理多重手续以确保出售符合孩子的利益。
误区七:提前还贷款省钱
许多购房者一旦有一定的资金基础,就想通过提前还贷来节省部分利息。但提前还款并不适合每个人。一是如果已经经过1/3的等额本金还款期或1/2的等额本息还款期,实际支付的利息已经很多,再加上货币贬值,提前还贷所能节省的利息有限;二是在还款初期,提前还贷可能会产生违约金;三是享受低利率贷款的购房者,利息本身就较低,现金流可以用于其他投资,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误区八:赠与过户省钱
相比于买卖过户,赠与过户更省钱吗?未必如此,在赠与过程中,只有直系亲属赠与免征个税;而非直系亲属需要缴纳个税(20%)+契税(3%)+公证费。买卖过户需要缴纳:增值税及附加税(5.6%)+契税(1~3%)+个税(差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