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买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纠纷,尤其是对于买房者这个弱势群体而言,则更加容易吃亏。因此,在购房前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非常重要。
一、查看开发商的五证和两书
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先确定房地产开发商的五证和两书是否齐全。这些证书和书籍对开发商是否有资格卖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商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商品房销售的各种手续,只有这些手续都齐备了,才有资格卖房。其中,五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以及《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而两书包括《住房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二、区分定金和订金
定金是指在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俗称保证金。如果开发商毁约,购房者可以获得双倍返还。而订金则为预付款,没有担保作用,也不能证明合同成立。一般情况下,购买房屋时,订金常常发生于购房者和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的时候。如果购买房屋的话,订金会成为房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购买,则双方都解除合同,订金将全额返还。
三、注意认筹金和诚意金的不同
除了定金和订金,购买房屋时还可能会涉及到认筹金和诚意金。认筹金是指开发商在正式销售前让购房者缴纳的费用。缴纳了认筹金之后,购房者可以获得一定折扣的优惠,并且可以优先购买房屋。诚意金和认筹金类似,都是为了向购房者承诺一定的优惠,以此来确定购房者的先后顺序。但是,诚意金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不具备合同效力,也不受法律保护。
总之,在购房过程中,需要谨慎再谨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避免日后产生纠纷,购房者在签订合同之前,最好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详细了解。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