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的过程中也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在购买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和疏漏,做到万无一失?某市场数据研究分析中心的市场研究员张玉提醒购房者需要注意以下四个关键因素:用途、层高、建筑容积率和绿化率。
1. 用途。有些预售许可证上的房屋用途写的是公寓,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写法。公寓只是住宅,不要以为公寓就可以商住两用。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购买这种商住两用房子的开发商能够得到税收减免、贷款比例高等一些的利益,但长远利益能否得到保障依然是一个未知量。因此,购买商住两用楼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2. 层高。层高包括楼板的厚度,购房人在房间内量的高度叫做净高。因此,购房人最好要求房地产商在合同中说明楼层净高。
3. 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是指小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房地产商不是根据小区的土地面积而是根据建筑容积率缴纳土地出让金。人防工程属于国家所有,不计算建筑容积率。房地产商为了减少土地出让金,往往也不把地下车库算入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是指小区所有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小区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4. 绿化率。房地产商通常在广告中使用绿化率一词,但是根据园林专家介绍,这也是一个不准确、不规范的用词。在国家关于园林绿化的用语中,准确的应该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两种叫法。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和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以及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以算入绿化覆盖率,因此绿化覆盖率有时可以达到60%以上。购房人需要注意,房地产商在销售楼盘时宣传的绿化率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绿化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