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商品房首付款?

如何确定商品房首付款?

在现实生活中,商品房纠纷是普遍存在的。购房者需要学习如何处理这些纠纷,并掌握相应的法律常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商品房的概念,以及处理商品房纠纷的法律方法等内容。此外,本文还列举了商品房纠纷的十种情况,并为遭遇纠纷的购房者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但房地产的立法不健全,房地产市场机制也不完善,导致商品房买卖纠纷成为社会投诉的热点和关注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解读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商品房买卖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1. 商品房买卖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 商品房的概念

广义的商品房指所有上市交易的房屋,包括开发商建造的房屋、私有房屋、经济适用房和房改房等。狭义的商品房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用于向社会销售并转移所有权的房屋。除非特别说明,本文所谈的商品房均指狭义的概念。

(二)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卖方将在建或已建的商品房的所有权及相关财产权利转让给买方,买方支付价款的合同,是不动产买卖合同的一个主要类型。

一般来说,商品房买卖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 标的物在法律上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在我国,由于土地为国家所有,因此商品房所附着的土地权利并非所有权而是使用权。同时,高层住宅和住宅小区的出现,使得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不仅限于土地使用权与房屋,还包括了建筑物和小区公用设施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2. 标的物财产权的转移以登记为标志。这是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法律特征。《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或变更时,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主要为不动产)抵押的,应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从这些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立法对物权变动采取登记或交付要件主义。就商品房买卖合同而言,其房屋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权的转移也应以办理相关权属变更登记为标志。

3. 行政干预色彩相对浓厚。由于土地房屋类不动产价值较大,对国计民生影响甚巨,各国法律对不动产买卖合同均有特别规制。在我国,由于土地为国家所有,加之国家对房地产开发过程的严格监控,对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的行政干预尤为明显,如对商品房预售合同采取强制登记制度等。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4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24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