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按揭购房已成为常见的购房方式。对大多数人来说,筹集购房资金仍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那么,按揭购房者什么时候能够获得房产证呢?
具体时间取决于以下情况:
1.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2.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为未建成房屋,自房屋交付使用日起90日;
3.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自合同订立日起90日。
在领取房产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核对证书的数量,如果约定要取得两证,必须检验是否齐全。
2.仔细核对房产证上的信息,尤其是面积、位置、权利人姓名和权属状态等重要信息。如果与合同约定不符,则要求开发商说明原因。
3.核对他项权利一栏是否有抵押事项。
4.索要缴纳税费的正式发票。
在以下情况下,购房者将无法获得房产证:
1.开发商五证不全
开发商出售房屋的时候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其中五证非常重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商品房销售许可证》。
2.开发商未缴纳契税
购房者在购房时需要缴纳契税,但通常由开发商代收统一上缴给税务机关,购房者需要拿到完税证明。然而,许多开发商可能不会及时上缴契税,例如收房时交契税,然后两年后再办理房产证。购房者需要留意这个时间差,以免开发商免费使用这笔资金。
3.房屋验收未合格
对于购买期房的购房者来说,新房验收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新房质量存在问题,没有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那么这样的房子就不具备交房条件,因此房产证自然也无法办理。如果开发商存在违约责任,购房者可以事先与开发商就房屋质量问题做好约定,并有权解除合同。
4.开发商违规建房
开发商违规建房虽然不常见,但却不是没有。如果开发商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将导致购房者交房后无法获得房产证。因此,在决定购房之前,审查开发商资质非常重要。最保险的方式是选择知名楼盘和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在深入调查后再购买,这样才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