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压力日渐增大,城市生活节奏快,许多城镇户口的人渴望田园生活,因此在乡村买房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之一,不论是自住还是投资。然而,要谈到农村房屋的买卖,首先需要了解现今我国房地产权的现状。我国土地拥有两种不同的所有制方式:国有和集体所有,因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法获得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也不允许进行买卖。在买农村房屋时,其实是在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城镇户口的居民能否在农村买房呢?以及他们需要准备哪些手续呢?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在农民集体土地上建造住宅,相关部门不可为非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国务院也强调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政策。因此,任何转让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都应被认定为无效。
除此之外,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对于法律未规定而有国家政策的,应按国家政策进行裁判,而不只是根据法官个人理解自由裁量。根据司法实践,人民法院不支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宅基地或房屋。因此,一般情况下,农村私有房屋买卖合同都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法律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
如果确实需要买卖农村房屋,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房屋买卖必须取得集体或村民委员会的书面同意。其次,共有房屋必须取得其他共有人的同意。接下来,需要提交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和土地证、房产证等相关材料的原件。此外,需要在产权登记部门查看房屋产权是否存在瑕疵,如是否有抵押、担保等,是否被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最后,应订立书面买卖合同,并办理审批、过户等手续。房屋买卖合同应经过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并办理宅基地证或集体土地使用证的过户更名手续。还应到房地产管理部门依法办理房产证的过户更名手续。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