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房者签订买卖协议后,支付定金和首付款后,如果贷款迟迟未能批下来,购房者将面临很大的担忧。贷款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买方个人原因、卖方原因以及政府政策变化等。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希望能够帮助购房者对症下药。
1、买方个人原因
①提交不全或不真实的贷款资料:许多银行对贷款申请所需的资料非常严格,例如收入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而如果申请人为了获得贷款而进行虚假操作,将被列入黑名单,从而无法获批贷款。
②个人征信问题:个人征信差是银行最常拒贷的原因。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都已被纳入个人征信的范畴,例如信用卡逾期、未完全还清的房贷或车贷等。这些都会影响银行的贷款批准。
③为别人担保贷款,但此贷款未还清或一直未还:这也会影响申请人的个人征信。因此,在为他人担保贷款时,应该慎重考虑。
④收入不符合月供的两倍:目前,银行一般要求收入至少是月供的两倍。如果收入过低,银行将认为申请人没有还款能力,因此不会批准贷款申请。
⑤贷款人的年龄不符合标准:贷款申请人的年龄一般要在18岁至65岁之间。如果低于18岁,申请人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独立申请贷款。如果高于65岁,则银行需要考虑申请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不会批准。
⑥首付款太少:银行通常要求首付款至少为房款的30%。如果申请人未达到这个标准,将无法获得贷款。
2、卖方原因
如果是一手房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销售不具备使用条件的现房,银行审查时发现这种情况是不会批准贷款的。对于二手房,如果卖方销售的房屋存在产权和债务纠纷,或者被抵押查封等,银行也不会批准贷款。
3、政策原因
政策原因是无法控制的。银行会根据个人房贷款收支状况来调整审核制度。如果贷款数量足够,审核会宽松一些;如果数量不足,将会收紧,减少批准的贷款申请。有时,由于贷款额度不足,申请人可能需要支付现金补足金额。一般很少因申请人的资信或材料问题而导致贷款失败。
以上因素都可能导致贷款失败。如果是由于买方个人原因导致贷款失败,申请人需要赔偿卖方违约金;如果是由于政策原因导致失败,可以与房主协商赔偿;在签订买卖合同之前,应该尽可能注明由于政策或个人原因导致贷款失败时合同的解除情况。因此,在申请贷款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