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手房市场正在热火朝天,但你是否真的准备好买房或卖房了呢?最近,房山法院的法官通过实际案例,从心理价位、户口、购房资质三个方面,为市民提供了如何稳妥买卖二手房的建议。
通过一起案例,我们发现由于房价的猛涨,违约纠纷非常普遍。如果买卖双方在不违反法律和强制性法规的情况下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那么一般都是合法有效的。双方都应按约履行,否则就是违约。违约方不仅要履行合同,还可能需要支付违约金。一般而言,如果买方违约,卖方无需返还定金;如果卖方违约,则需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在房屋买卖前,双方一定要做好价格上的心理预期。一旦签订合同,随市加价或随市减价的要求,都不会得到法院支持。
另外一个案例中,出现了卖方未按约将户口迁移的问题,导致买卖双方对簿公堂。因此,法官提醒,在二手房买卖中,为了避免损失,我们应该督促卖方尽快迁出户口,而买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据此主张自己的权利。
最后一个案例中,由于王伟之前在河北工作期间社保中断了半年多,所以他担心是否有购房资质。然而,中介却打包票表示没有问题。结果,王伟和卖家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交了5万元定金和2.4万元的中介费,但最终未能通过购房资质审核,导致王伟按合同要赔偿卖家2.8万余元损失。由于中介公司没有尽到告知和审核义务,这个案例中中介公司应承担了60%的责任,而王伟自己也要承担40%的损失。
因此,法官提醒大家,在购买房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限购政策,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购房资质,不要盲目相信中介的一面之词。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