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未经法定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换句话说,房产买卖必须经过办理权属转移登记(房产过户)手续,否则不受法律保护。很多人关心二手房买卖涉及的房产证和交易注意事项,本文将为卖方和买方解答疑惑。
首先,需要了解房产交易的法律基准。根据《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订立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不影响合同效力。因此,即使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买卖合同本身在法律上依然有效。但它只能制约双方行为,不能影响产权归属问题。
其次,没有房产证的房屋是否可贷款?银行要求办理房产证上的抵押登记,因此没有房产证无法贷款。
第三,只有购房合同而没有房产证的房子,拆迁有无补偿?要先明确房屋的属性。正规商品房、拆迁安置房、小产权房、单位集资房的补偿性质各异。但只要房屋有房产证并且自己是该房的产权完全所有人,就有补偿。房屋拆迁补偿是针对房屋产权即所有权进行的补偿,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都可获得补偿。因此,如果是自己的房产证没有办理过户手续,需要抓紧时间和卖方办理手续,以便拥有完全产权。
第四,没有房产证的单位集资房是否可买?单位集资房是指国家、单位、个人共同出资建造的房产项目,所有权多少由出资决定。一般的单位集资房用地为非商业性质,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才能交易。买家购买单位集资房需要单位愿意缴纳土地出让金、个人全部出资获得全款产权、查验该房是否有获得房产证和国土使用证书的资格。只有满足以上三点。没有房产证的单位集资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购买的。
总之,没有房产证的房子购买需谨慎。因为法律只保护产权所有人,如果购买该类二手房,仅仅签订购房协议约束条款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产权所有人并未更改,仍然是卖方。万一卖方毁约,买方也无法获救,只能要求赔偿。更严重的是,如果遇到拆迁,没有房产证可能得不到任何补偿。因此,购买该类房产需要慎重,存在较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