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消费和投资属性。房屋产权通常由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组成。民用住宅建筑通常享有70年的产权年限。但是,房屋产权到期后该怎么办?房屋是否还能够出售?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年限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由于施工期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商品房的产权会出现普遍缩水,这个时间通常为1-3年,有些甚至超过了10年。因此,这个问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若一个房子的产权为70年,那么到了50年后还能出售吗?当然,可以出售,只是这个年限折旧后的房屋价格该如何计算呢?但是,单纯地进行折旧评估也不太合理。因为几十年后,房屋价值的涨跌无法预测。因此,是否赚钱或者赔钱也就不好说了。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有钱,就购买一个50年房龄的房子,迁户口,很快就可以面临拆迁……这样就能得到好几套新房了!这个想法似乎有些道理。在过去,房子一般不到50年就会拆迁。但是如今,由于房子密集,拆迁问题变得非常不确定。
当然,个人认为,70年产权只是口号,在买房时应该更注重剩余的实际使用年限。但是如果房屋产权真的到期了,也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解决办法:重新签订合同并继续支付土地使用金(平衡不同利益是关键);国家收回土地和房屋,并给予业主经济补偿(让业主满意的是经济补偿);国家收回土地,并采用类似拆迁安置的方式进行解决(让业主满意的是安置补偿)。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