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准备需要哪些工作?

物业管理准备需要哪些工作?

物业管理的准备期是指什么时期?在进行物业管理准备期中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在物业管理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讨论的话题。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物业管理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物业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房地产管理形式,适应于市场经济。其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业;(2)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是人,即物业所有人(业主)和使用人;(3)物业管理的性质属于以合同、契约为中介的信托管理;(4)物业管理的宗旨是以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手段为业主和使用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属于第三产业的一种服务性行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物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物业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与拟定人员编制、物业服务人员的选聘与培训、规章制度的制定、物业租售的介入等四个基本环节。

1、物业服务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与拟定人员编制

物业服务企业内部机构要灵活设置,既要分工明确,又要注意各部门间的衔接配合。在物业正式接管前,应组织成立管理层,并临近物业正式接管时考虑安排作业层人员到位。

2、物业服务人员的选聘和培训

物业服务企业应依据物业管理面积的大小及物业本身的复杂程度,选聘管理类型和工程技术类型的物业服务人员。为适应物业管理专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对物业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管理方法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对其上岗资格予以确认。

3、规章制度的制定

物业管理规章制度是物业管理工作的必要准绳,是实施和规范物业管理行为的重要条件。物业服务企业应依据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政策文件和示范文本等,在借鉴国内外物业管理成功经验的同时,针对本物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应在实践中反复补充修改,逐步提高和完善。

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一般包括:管理规约、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物业各区域内管理规定等。

4、物业租售的介入

物业的租售在其建设阶段就已开始。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除自行进行市场营销与租赁外,还可委托给经纪代理机构进行。但是,物业服务企业在具备相应的资质,开始实施物业管理后,可介入剩余物业的销售与租赁工作。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22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