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子是一件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事情。涉及的法律问题也很多。如果买房者没有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那么将来一定会吃亏。下面我们整理了五个常见的房产问题,让大家了解一下。
1. 开发商不能按时交房怎么办?
如果开发商延迟交房,业主们可以集结起来找开发商解决,或者走法律程序。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开发商没有按期交房,业主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如果购房人想解除合同,应当先进行催告。如果催告之后超过三个月,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
2. 购房人反悔怎么办?
在购房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在未办理预售备案登记前,如果购房人反悔,不想继续履行合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另外,《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以商品房预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3. 购买手续不全的商品房会有什么风险?
购买手续不齐全的商品房可能有以下风险:1)业主无法确定权属证书的取得期限。2)为取得权属证书,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如需补交土地出让金。3)只能取得使用权,不能取得权属证书,不能上市交易。4)可能被政府以违法建设强制拆除。
4. 定金可不可以退?
订金与定金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如果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开发商不履行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但订金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这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5. 业主因房屋质量、暖气、燃气等问题拒交物业服务费是否合理?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在保修期限内出现的质量缺陷,需要修复。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依法承担相关维修养护责任。因此,业主因房屋质量、暖气、燃气等问题拒交物业服务费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