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购房者错误地认为,只要签订房屋购买合同并支付首付款项,就可以放心地等待交房。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后,验房收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购买期房时,购房合同往往规定了房屋的预售面积,但这个面积可能与开发商交付的实际面积存在差异。那么,面积误差出现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积误差的处理方法
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个时间交易房屋产权,购房者必须提前支付定金或预付款。在这种情况下,面积误差是常见的争议之一。面积误差指的是产权登记面积减去合同约定面积的差额,差额相对于合同约定面积的百分比即为面积误差比。
当新建商品房出现面积误差时,如果购房合同没有其他约定,则应按照下列处理方式:
1. 面积误差比特别值在3%以内,按实际面积进行结算,多退少补。
2. 面积误差比特别值超出3%,购买者有权退房。如果购房者选择退房,则开发商应在购房者提出退房申请之日起(一般为30天),将已支付的房款和利息退还给购房者。
3. 如果购房者不退房,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则购房者需要补足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部分的房价款,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开发商承担。如果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则开发商需要返还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部分的房价款,并且需要双倍返还面积误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给购房者。
如何防止面积误差带来的损失?
1.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
在购买期房时,签订购房合同能够帮助我们在遭遇面积误差时进行索赔。购房者应该在购房合同中通过条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合同中将房屋面积条款写清楚,确认房屋的实际面积,避免面积误差带来的损失;
(2)明确公摊面积。购房者需要了解哪些部分需要公摊,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并且在合同中明确列明;
(3)明确违约方的责任。
以上三点如果在购房合同中明确列出,购房者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并且可以据此来确定房屋的实际面积。在确认实际面积之后,购房者才会继续支付房款。
2. 进行验房收房时
购房者在验房收房时,应该要求开发商提供《实测面积测绘报告》,这是为了避免面积误差带来的损失。通过房屋土地管理局所属的专业测量单位对每一套房屋面积进行核定,得到实测面积,然后将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进行比较。如果开发商不能提供《实测面积测绘报告》,购房者应该拒绝收房。
总之,面积误差是购房者在购买期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购房者需要学习相关常识,并且知道如何维权,以避免面积误差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