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二手房交易中,出售者通常要求买方先支付部分房款,在过户前办理手续,剩余款项则在房产交易中心受理或房屋契税交纳后支付。但对于买方来说,这种支付方式存在着风险。如果因某种原因房子无法过户,买方支付的部分房款可能会损失。这种现实问题经常发生,风险很大。
那么,二手房交易中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如何避免?
1. 不选择资金监管,买卖双方可能面临的风险:
如果交易双方放弃资金监管,坚持自行交付房款,则可能会出现以下风险:出售方无法取得全部房款,购买方无法获得房屋所有权,也无法追回已经支付的房款等。
2. 当买方全款购房,提前过户,尾款延后支付时,存在的风险:
如果卖方未收到全部房款或不能控制全款来源就过户,那么就会面临很高的风险。
卖方风险:如果买方只有少量自有资金,想通过抵押贷款获得更多的资金,滚动购买多个房屋,很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导致卖方无法收回尾款,同时因房屋已过户也失去了对房屋的控制权。
3. 房子有抵押,卖方想用买方的首付解抵押,存在的风险:
买方风险:排名前列,房主有可能拿买方用于解抵押的钱挪作他用,导致房子没办法解压;第二,房子有可能有多笔欠款,买方支付的钱只能解压其中一个,解除一笔还有其他笔,轻则延误交易,重则钱房两空。
4. 如果买方短时间内打算以他人名义多处购房,存在的风险:
这样做无法保证买方能否按照合约如期支付尾款,对卖方即有可能拿不到尾款,又可能耽误时间。
那么如何预防这些风险呢?
选择资金监管可以保证买家的资金安全,确保房屋过户后再支付房款,即便房子不能过户,自己的资金也不会受到影响。对出售方来说,资金监管的保证是房屋过户后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准时收到全部房款。
此外,定金也需要资金监管。定金是二手房交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极易引发各种纠纷的一环。因为定金的交付往往发生在正式签约以前,这时中介公司一般不会去房产交易中心核查房产证信息。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漏洞,使用已经被抵押的房产,甚至冒充业主跟买家交易,骗取定金后逃之夭夭,给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消费者和业主达成购房意向后,可以将约定的定金交由资金监管机构进行托管冻结,待中介完成房产证等相关证件的审核并确认房屋产权无误后再将定金解冻支付给业主,从而保障买家的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