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A购买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并与卖家签订了买卖合同,A支付了30万首付。然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房价暴涨了30%,导致卖家反悔。卖家提出两个选择,要么加价30%,要么不卖,并赔偿A20%的违约金。A感到愤怒,因为即使加钱,他也难以承受,而且合同已经签订了,难道这一切都变成了废纸吗?
在购房过程中,类似于此类违约情况很常见。当房价迅速上涨时,卖家可能会感觉被低估,从而心生悔意。那么,买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1、签订定金合同,卖家违约
如果买方和卖方只是签订了定金合同,而没有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那么只能根据定金条款进行处理,卖方应该将定金双倍返还给买家。
2、签订买卖合同,卖家违约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条件时,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等违约责任。
1)起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买方需要贷款购买房屋,法院很难判决继续履行合同,因为贷款需要卖家合作办理相关手续,法院难以强制执行。如果买方全款购买,法院则可以判决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判决生效后,卖方拒不履行义务,买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下情形除外:
卖家要求认定买卖合同无效,因为签订的是阴阳合同;
卖家要求认定买卖合同无效,因为房屋类型政策不允许出售,例如小产权房、未满3年动迁房等;
卖家要求解除合同并收回房屋,因为房屋共有人不同意;
因房屋被查封、抵押无法解除导致房屋无法过户。
2)违约金和实际损失
房屋买卖合同中的违约金一般为房款总额的20%,但问题是,如果房价上涨20%,仅仅主张违约金无法弥补买方的实际损失。
根据规定,违约方应赔偿对方因违约而造成的直接和预期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可获得的利益损失。因此,买家可以要求法院调整违约金以弥补实际损失,或者直接主张实际损失。
实际损失可以理解为买方失去以同等价格购买房屋的机会,造成的差价损失。因此,房价上涨的金额可以作为买方的实际损失。
确定房屋涨跌损失的方法:
双方协商确定;
如果无法协商确定,可以参考类似房屋的市场成交价与合同成交价之间的价差,或者通过专业机构评估确定。
综上所述,如果双方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在卖家违约时,买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卖家继续履行合同,或者主张房价上涨造成的实际损失,而不是满足于获得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