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很多初次购房的人来说,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实用面积这些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其中,公摊面积是最不透明的一项,因为它会让我们购买的房屋看起来更大,实际上却会让我们失望。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公摊面积,必须在购房前要搞清楚它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本文将带领大家了解公摊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帮助大家更安心置业。
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公摊系数是公摊面积的计算指标,可通过公摊系数乘以自己房间的面积数来得到公摊面积。
但要注意,购房者需要多加留心,让开发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等基本数据,以明确自身的权益。
公摊面积的大小也不是越小越好。公摊面积过高,会增加购房者的花费,但公摊面积过低,又会影响居住品质。根据业内经验,公摊系数约在0.10-0.15之间适合普通多层住宅楼,在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约为0.15-0.20之间,而高层住宅则相对更高一些,约在0.20-0.25之间。
了解公摊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购房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购买的房屋,避免因公摊面积而对房屋的面积概念出现偏差。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