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房地产业越发繁荣,一些财力雄厚的人想将钱投资于购房,但每个城市都有购房限制政策。一旦违背这些限购令,那么购房者将面临怎样的后果呢?
对于那些违反限购令的购房者,他们将无法完成购房合同备案或房地产登记,还会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而签署的购房合同也将失去法律效力。
具体来说:
1. 当合同签字的当事人不具备签署合同的资格,例如不是房屋所有人或开发商, 签订的购房合同是无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自签署时起生效。根据法律或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进行批准或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1条,无权支配他人财产的人支配他人财产后,获得权利人认可或无权支配者在签订合同后获得支配权的情况下,该合同才有效。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以下情况下的合同无效:(1) 一方使用欺诈、强迫手段签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 恶意勾结,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3) 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 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规定。
购房过程中,一般需要支付定金。在这个流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在合同上写着的是定金还是订金。虽然这两个词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它们的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而言,定金是无法退回的,代表着我们已经与开发商达成了协议,不能反悔,否则就会失去这笔钱。而订金只是预定,如果要取消,可以退款。因此,许多人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在想要退房时无法办到,最终损失了十几万。
购房合同上的交房日期这行字,我们也需要看清楚。我们不能仅听销售人员告诉我们何时交房,还要查看购房合同上注明的日期。如果规定时间内开发商未按照合同约定交房,我们可以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实际交房日期与合同约定的不同,我们有权要求索赔。
在签署购房合同时,我们的房屋面积通常会在合同上标明。但是很多人购买的都是期房,交房时间往往会在一两年之后。这个时候,常常会出现合同上注明的日期和实际日期不同的情况。在收房时,我们需要精确测量自己家中的实际面积。如果误差超过了百分之三,我们可以依据法律向开发商索要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