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房价收入比
房价收入比是指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反映了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以衡量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的可持续性。在此,我们计算的房价收入比的公式为: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乘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再除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租售比
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销售价格的比值,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租售比的大小已成为国际间公认的楼市是否存在泡沫的晴表。
简单来说,租售比反映了租赁与购买房屋的适宜性。如果租售比失调,就说明该区域或该楼盘的投资价值较低,不适合购买房产,租房更划算。租售比一般被定义为1:200至1:300之间,如果低于1:300,说明该区域房产投资价值变小,房价高估;如果高于1:200,说明该区域投资潜力较大,房价泡沫不大。随着租售比的降低,房价的泡沫越大。
3.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
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是测量房地产相对实体经济(GDP)增长速度的动态相对指标,测量虚拟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程度,或者房地产行业相对国民经济的扩张速度,反映房地产泡沫发展的趋势。
通常情况下,房价涨幅应与GDP的增幅相接近;比值越大,房地产价格偏离实体经济的程度越大,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关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这一指标的临界值,国际上并无严格标准。大部分学者认为,当房价上涨幅度是GDP增幅的1.3倍以上时存在泡沫,2倍以上时认为房价非常高,有较大泡沫。
4. 房价增长率/CPI增长率(或GDP平减指数)
在我国住宅价格部分反映到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其中以居住类(主要是租金)价格表现出来。该指标是用来监测房地产泡沫的趋势,测量房地产价格相对消费价格的增长速度。众所周知,作为居住需求的住宅,是价值很大的消费品,理论上其价格变化应基本与CPI变化同步。
如果房价过快上涨,并超过物价上涨幅度时,就以为房价可能偏离其价值。该比值越大,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认为,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大于10%,同时房地产价格增长率与CPI的比率越过2,就表明存在较大的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