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房的人都知道,房屋的产权有70年或40年的期限,在期限结束后,房屋应该怎么处理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房屋产权的概念。房屋产权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使用权指的是房屋所占土地的使用期限,如70年、40年、50年等,从开发商拿地起算。而房屋所有权则是购房者通过房屋交易取得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与使用权不同的是,所有权是永久属于购房者的。
简单地说,土地使用期满后,土地收归国有,房屋仍属于业主所有。
房屋产权到期后该怎么办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社会上流传着三种处理方式:
1. 续期。如果房屋质量安全有保障,房屋业主可以向所在地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续期。如果申请通过,业主需要重新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按当时的地价水平补缴土地出让金,重新获得土地使用权。这是目前默认的有效解决方法。
2. 国家收回房屋并给予赔偿。如果房屋到期后未申请续期或申请未获批准,国家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房屋也会依据价值和市价给予相应的赔偿。
3. 拆迁补偿。如果房屋产权到期或者未到期但有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或被定义为危房,业主可以按照相关程序获得拆迁补偿,包括房屋和钱的赔偿。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