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卖房子,首先需要对房子进行评估,然后制定一个合理且能够盈利的房价。那么,如何确定房价呢?跟随着开发商的步伐学习,定价一定不会出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开发商定价的方法,以及房价的构成因素。
一、房价的构成因素是什么?
商品房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成本和拆迁安置成本、房屋开发成本、市政公用设施成本,以及各种税费和开发商的利润。
一般来说,建房成本中的土地成本约占20%,拆迁安置成本约占10%~20%,房屋建筑安装成本约占20%~30%,市政设施成本占10%左右,各种税费约占20%。基于这些成本,还要再加上20%左右的开发商利润,最终构成商品房的售价。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的高房价还来源于高昂的征地拆迁安置成本。与此同时,一些开发商的高额利润也是导致高房价的原因之一。
总体来说,房价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1、土地成本:包括土地出让金以及相关费用,例如郊区的耕地补偿、劳动力安置、城区的拆迁周转费等;
2、建筑安装成本:例如设计、招标、监理、材料施工等。广义上也可以包括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七通一平费),甚至大市政费、四源费、用电权费等;
3、开发商经营成本:包括办公管理费、销售经营费以及融资利息等;
4、开发商经营利润。
二、房地产开发商是如何定价的?
1、成本加成法(将开发成本和利润分摊到单位建筑面积上来确定价格)
开发商开发房产时必须考虑到基本成本,建造之前的成本预算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最终的销售价格。建造成本包括土地使用费、公共设施配套费、建筑材料和人工费以及多种相关税费等,这些都是硬性成本,不可避免的。开发商通常会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利润来确定房价。
2、市场比较法(以周边市场同类型房产作为参考,确定一个合适价格)
这是市场上最常用且符合市场规则的定价方法。相反,市场比较法也为购房者判断房价高低提供了一种方法。总体市场影响区域市场,通过自身房产的相关指标(例如绿化、小区配套、朝向、房型设计等),与周边相关房产指标进行对比,得出双方在房产的优劣比较,再相应地确定一个价格。因此,同一区域房产的价格都会在一个相近的范围内。区域价格影响着个案的价格,个案的价格差异往往反映了个案空间的特殊性。
了解完以上内容,相信你对房屋定价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这篇介绍能对你提供实际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