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买房是家庭中较大的一笔支出。然而在房地产市场上,总是会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这些行为会侵害商品房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影响房地产交易秩序。因此,在购房时一定要注意预售许可证,不要轻信售楼人员的口头承诺。
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什么?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品房的批准文件。证书由市国土房管局审批登记并统一印制。
房地产商在销售商品房时,如该房屋已建成,还应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购房者如需调查房屋的建筑质量,还可查验房地产商的《工程验收证》。
二、预售许可证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1、预售许可证编号和开发商的名称
预售许可证编号是最重要的信息,也是唯一可查的。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开发商的履历,包括开发商的资金实力、组织机构变更、征信等问题。
2、楼盘项目名称及坐标
每一个楼盘可能会分好几期开发,每一期的名字可能小有变化。因此,在购房时需要与预售许可证上的开发期数相对应。还需查看预售许可证上的地点与实际地点是否吻合。
3、土地证信息及楼栋信息
预售证上的内容包括批准预售的楼栋信息、总建筑面积、套数、间数等等。若不在预售许可证上的楼栋,则不可视其为有证楼盘。购房者还需查看发证机关、有效期,附注内容等。
三、没有预售许可证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1、面临单方毁约,合同无效的风险
购房者最终无法收房或者需要维权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合同很大可能会被法院宣告无效。因为建立在违法售、买基础上的合同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行为。开发商也可能在面对房价飞涨的情况下毁约,私自涨价,宣扬无证销售,合同无效,然后收回房款、退回房屋,再次出售。
2、开发商携款潜逃,人财两空的风险
无证销售的房企很可能是自身资金周转不开或者资金不足,提前销售,购房者的房子和钱财都面临着风险,这是一场赌博,赌注太大。
3、工程烂尾的风险
开发商明知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提前进行销售,本身是违法行为,基本可断定是资金实力不足,后续工程无法完成的风险就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4、无法验收、无法办证的风险
若未取得预售证,说明前期土地使用权不合法、不符合规划或审批手续不齐全等因素。即使能完成工程,也无法正常验收,房管局也无法给购房者办理房屋产权登记。
5、一房多卖的风险
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开发商一房多卖的风险就大大增加,因为购房者所购房屋并不能在房产登记机关进行网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