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二手房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选择不当可能会引起财产纠纷。那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此外,二手房贷款流程有哪些呢?
1. 提交二手房贷款所需材料
购房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或离婚证+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仅限已婚或离婚人士)、收入证明、6个月内银行流水、贷款银行储蓄卡,同时也要提交购房合同,即《存量房买卖合同》。
2. 银行对申请贷款房屋进行估价
一般,银行会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
3. 银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银行会出具批贷函,向卖方证明银行同意放款给购房人,卖方可放心将房屋过户给购房人。
4. 过户
在实施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后,现在过户时,仅需要买卖双方本人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将原来的房产证换成不动产权证,不动产权证上直接登记购房人的名字就可以了。
5. 将不动产权证交给银行做抵押
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明》,用以证明此房产上有银行的抵押权,一般银行会交给专门的机构代办房屋抵押事项。
6. 银行放款
经贷款行同意发放的贷款,办妥有关手续后,贷款行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将贷款一次或分次划入售房人在贷款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内。
在购买二手房时,若银行因各种原因拒绝放款,购房人要违约,那么谁该承担责任呢?
1. 购房人自身原因谁承担?
若购房人提供虚假材料,或是有误的虚假信息造成贷款失败,需要购房人自己承担违约责任。
2. 卖房人原因谁承担?
若房屋的产权、房龄等信息造成办理不了贷款的情况,违约责任需要卖房人来承担。在签订合同时也要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后的赔付。
3. 银行审批贷款慢谁承担?
如果银行审批周期较长,导致未能在约定期间放款成功,贷款人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主张银行承担责任。若遇到政府政策变动或是银行的贷款政策发生变化,银行停止了房贷业务,双方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也只能采用法律程序解决。
在签订合同时,应将违约责任等条款明确规定。同时在办理贷款时提交的资料也要细心核查,以免出错导致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