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今房屋不仅仅是为了遮风挡雨,购房者更希望能够居住得舒适。在选房过程中,除了关注地段和配套设施,绿化率也成为他们衡量小区品质的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绿化率?与绿地率有何区别?绿化率对居住的影响有哪些?
绿化率是什么?
购房者在看房时,会在开发商的宣传资料中看到绿化率一词。实际上,绿化率不是一个非常准确和规范的用词,因为它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绿化覆盖率,而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
绿化率与绿地率的区别是什么?
概念不同:绿地率是一个准确、严谨的概念,而绿化率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不规范。
计算方法不同:绿地率的计算方法严格很多,一般以下限控制为原则。绿化率的计算方法是绿化面积除以规划建设用地面积,而绿地率的计算方法是绿地总和除以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由于绿化率的范围比较广,所以绿化率一般比绿地率高。
标准不同:绿化覆盖率是指小区用地中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比较宽泛。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以算入绿化覆盖率。因此,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够达到60%以上。
绿化率对居住的影响有哪些?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但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通常而言,小区的绿化率越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就会更加舒适健康。绿化率越高,建筑面积越低,开发商可回收的资金就会越少,而居民的舒适度则会越高。在通常情况下,新建居住区内绿化率不得低于30%,旧区改造不低于25%,达到40%左右的绿化率才能够保证居住的舒适度。所以,在挑选楼盘时,购房者要多关注绿化率,这关系到日后的生活品质。选择一个绿化率高的住宅,才能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质。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