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房屋的过程中,签订购房合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购房合同通常十分冗长,一般人阅读时会感到头疼。针对初次置业的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买房置业小窍门:浏览购房合同九大关键点,免去麻烦
一、首先要核对开发商的五证
五证包括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二、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
一些开发商在签订正式的房屋预售合同之前,常常会要求购房者签订一份房屋定购协议书并支付订金。这种行为并不是购房的必要程序,往往会导致订金纠纷。
三、核查相应的证明文件
购买期房,必须核查开发商是否持有预售许可证,并要确认所购房屋是否在预售范围内;购买现房,则需核查开发商是否持有房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
四、购买期房需留意建筑面积约定
填写暂测面积时,需要填写总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以及公用分摊面积等内容。
五、购买期房要约定交房条件和时限
交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房屋的实物交付,即使用权;另一方面是指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即产权过户。
六、签约时需留意房屋质量问题
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检查《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附件。
七、明确物业管理范围
签约时需要明确物业管理事项,合同中应确定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所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等。
八、留意合同文本中补充协议的内容
购房者应当警惕某些开发商通过补充协议取消示范合同文本中保护交易公平的条款,以减轻卖方责任的情况。
九、注意违约责任的约定
违约责任包括购房者在签约后要求退房或未按期付款,开发商在售房后要求换房或未按期交房,房屋面积变更超过约定幅度,房屋质量不符要求,过户手续不符约定或规定等。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