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选购房屋时,楼间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选中的楼盘存在握手楼的情况,将会对居住的私密性、空间感、阳光感、通透感和舒适感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那么究竟楼间距需要多宽才合适呢?
楼间距的重要性
楼间距对购房者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感受到:
(1)采光:虽然南向房屋采光较好,但如果楼间距不足,南向房屋也会出现采光不足的情况。
(2)通风:良好的通风是房屋舒适度的重要指标。如果楼间距不足,则前楼很容易对后楼的通风造成遮挡。
(3)噪音:楼间距过近也会造成噪音污染。而宽大的楼间距,可以减少和邻居们的横向干扰,使居住环境更为宁静。
(4)隐私:楼间距只有足够宽,才能提高居住私密度,使居住者的一举一动不会被邻居轻易窥探。
楼间距如何计算?
楼间距是同一个小区两栋相邻的楼与楼之间的距离。需要考虑日照时长、采光、通风、隔音等要求。根据建设部制定的楼间距国家标准,住宅室内空间的高度应不低于2.40米,各楼栋之间的距离南北应不小于楼高乘以0.70,东西应不小于0.50这一系数值。
前后间距:
需要注意的是,楼间距(前后距)需根据日照间距计算。所谓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小间隔距离。
计算公式为: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其中,h为太阳高度角,H为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H1为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D为日照间距。
一般而言,普通小区的前后楼间距可以用楼高:楼间距=1:1.2的比值计算。市区的楼间距相对较小,郊区的楼间距相对较大。
房屋左右间距:
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楼间距多少才够宽?
尽管楼间距有法律规定,但不同地区、不同楼盘还是有所不同。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此外,一个楼盘通常由多层、高层、小高层不同类型的产品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少数情况下同一种产品按照同一规则排列,这导致同一个楼盘存在不同的楼间距。
对于购买期房的购房者来说,了解楼间距只能通过沙盘和置业顾问。现房能够实地探访,对于楼间距的感受更为直观。一般而言,低容积率、低密度的楼盘的楼间距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