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房子的公摊面积?

如何计算房子的公摊面积?

在购房时,了解市场行情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选择房屋面积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在售楼部标注的房屋面积中,通常会包括公摊面积。无论哪种房屋类型,都会有公摊面积。公摊面积越大,得房率就会越低,购房者的额外成本也会越高。公摊面积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户型、套内面积、公共设施的数量以及建筑本身的规模等。

公摊面积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其中,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而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通过综合公式可以得到,公摊面积=总公摊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总套数】×(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勤警卫室和共用墙体等。而库房、车库车道、供暖锅炉房、地下室作为人防工程、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子和办理用房等是不计入公摊的。

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商铺和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通常在10%至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5%至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而言更高,公摊系数在20%至25%之间。少数的高层和小高层房源面积公摊则控制在20%左右,同时具备双电梯和地下车库,楼体宽度和公共走道面积也严格依照规范进行划分。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查看公摊系数范围。最终的房屋面积应以房屋测绘的结果为准,同时会在房产证上进行标注。总的来说,公摊面积越小,得房率越高,购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积上的钱也相对较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公摊面积过小也会对整体美观和居住的舒适度产生影响。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6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6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