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一起发布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了要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强化住宅用地供应的五类调控目标管理,包括显著增加、增加、持平、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对于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应该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对于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则需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从五分法的角度看,显著增加和增加这两个方案,主要是对近期市场过热、购房需求过于强劲的城市;持平则是对于市场相对稳定的城市;而对于住宅用地供应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的城市而言,则说明这类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土地市场以盘活库存资源为主,预计后续在新增供地方面会面临相关政策被卡的可能。
《通知》强调,各地要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对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城市,应该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城市,要减少供地;12-6个月的城市,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城市,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竞价方式,包括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超过溢价率一定比例后现房销售或竞自持面积等。
此次政策提到的土地供应分类调控目标是最近土地政策中的首创。通过和各地的去库存周期、房价等指标进行挂钩,有利于使供地计划更具有合理性。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