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购房者选择二手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房屋装修后的大小一目了然,更加直观。除了价格适中之外,购房者最关心的就是房子的宽敞程度。然而,小编在这里提醒,无论房子的直观感觉如何,都需要了解房屋的公摊面积。购房者应该知道,公摊面积越小,使用率就越高,购房消费的资金就越有价值。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每个单位(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共同拥有的公用建筑面积。在国家规定中,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个楼房买家共同拥有。
二、如何计算公摊面积?
1.要了解公摊系数,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但是每栋建筑的公摊系数不同。
2.公摊面积算法总体公式:分摊面积=各单元的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分摊系数=共有建筑面积总和/参加分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高层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公摊面积=建筑面积 – 实用面积(即公摊系数,也就是房屋的得房率);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
合理的公摊面积计算方法
1.多层建筑:公摊面积=建筑面积×0.8(大概)。高层建筑:使用面积=建筑面积×0.65(0.65-0.7)。这些并不是固定的,只要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就可以。
2.住宅性质建筑分摊在10%-20%之间是正常的,商住性质建筑应维持在20%-35%之间。
三、得房率标准:
1.高层塔楼住宅(75%-78%),公摊系数为(22%-25%);
2.高层板楼住宅(78%-85%);
3.小高层板楼住宅(85%-88%);
4.多层住宅(88%-95%);
5.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建筑面积;
6.公摊系数等于100%减去得房率。
四、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
房屋面积:就算是同一栋楼房,不同户型的房屋公摊面积也不同。
套内面积:房屋面积越大,公摊面积就越多。
公共设施:楼梯和电梯都会占用公摊面积,所以公共设施、走廊越多公摊就越大。
建筑规模:楼梯高度越高公摊面积越大。
建筑类型:如果是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一般在15%-20%之间,得房率一般为80%-85%。
购房者在下手之前,一定要了解项目的公摊面积有多少。就算在购房合同中有所表明,还是应该在房子到手后进行测量,看看公摊面积比例是否与合同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