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三河市大产权房变成小产权房的事件被报道,很多购房者的房子都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如果不能办理登记,房子就不可能进行交易,房产证也会变成废纸,甚至连不动产权证也无法取得。这种情况下,购房者该如何维权?怎么避免大产权变小产权的情况发生?
购房者如何维权?
燕郊落宗事件并不是孤例,推动不动产登记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问题。购房者通过合法手续购买房屋,房本明确写着70年产权住宅用地,后来却被通知房屋不能落宗,遇到落宗困境。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国跃认为,购房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途径来维权:
第一,向政府部门维权。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购房者对房屋登记行为不满意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房屋登记行政案件由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此外,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不动产登记机构拒绝办理登记时,购房者可提起行政复议。
第二,向开发商维权。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开发商不能按照合约为购房者办理房屋登记,购房者可以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向开发商提起诉讼主张违约责任,同时购房人还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还房款。如果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公示相应信息、存在销售欺诈行为,购房者则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等。
长期从事房地产领域诉讼业务的上海镇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斌也持着同样的观点:购房者可以主动要求政府对违法销售房屋的开发商进行行政处罚,也可以就此提起行政诉讼,推动政府依法处罚开发商。
购房者如何避免产权风险?
无论是购买新房还是二手房,购房者在看房过程中应该谨慎,不仅要看房子本身,还应关注房子的土地性质,以下是两种方法:
1、向开发商索取相关资料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购房者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之前,可索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资料。对于二手房,可以去当地国土资源局查询土地性质。
2、审查土地性质
购房者要注意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及其与地块的对应关系,以明确房屋坐落的土地规划、用途、性质等情况。如果土地是工业性质,购房者就应该慎重购买。尽量避免因规划或土地问题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法律风险。例如,开发商在拿地后更改土地属性的情况并不罕见,常常以文旅、休闲或工业园区等名义拿地,再超标多建住宅,缩水配套,购房者一定要识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