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摊面积是指每套房屋按法律法规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也称为公摊建筑面积。在购房过程中,公摊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但每个楼盘、每个建筑物、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需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确定,没有标准的范围。
计算公摊面积的方法是:公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不是以单户来计算,而是由整栋楼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楼的所有套内面积之和得出的。需要注意的是,整栋楼的公用建筑面积是由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扣除整栋建筑物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再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后得出。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即为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的比例也是购房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以往的数据,一般情况下,30层以上的住宅公摊面积通常都占购房面积的25%;多数点式的楼盘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15%-17%;18层以下板式住宅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13%-15%;一般多层住宅公摊面积约占购房面积的10%-13%。但这些数据只是通知出台前的计算公摊面积比例的数据,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和确定。
总之,购房者在考虑购房时,需要考虑到公摊面积和比例这一因素,以便合理安排自己的居住需求和预算。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