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进行家装时,业主往往需要与装修公司斗智斗勇,但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例如,装修合同陷阱和装修报价陷阱等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今天我们要着重介绍的是装修结算时的困扰,以便帮助业主在任何环节中都能够识别陷阱并应对。
1. 预算与实际价格相差巨大
许多装修公司在前期与客户接触时,会提供较低的装修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但是,由于多数消费者对家装行业不熟悉,他们会单纯地以公司报价来评价装修公司的价格水平,而忽略了对整体设计和装修项目的核查。结果在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各种形式的增项,导致最终的装修结算比预算高出许多。在这种情况下,业主需要在装修前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明确装修项目和价格,并将其写入合同。这样,如果结算费用比预算高出许多,业主就有了理由来申诉。
2. 提前付款可能会变得被动,款项支付要看进度
在家庭装修中,通常是在工程开始时支付20%-50%的款项,工程完成过半时支付总价的60-95%的款项,剩余款项在全部工程验收后一次性付清。许多业主认为,早付晚付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工程过半时已经支付了将近全部的装修费用。但事实上,在装修过半时可能会发现一些偷工减料的现象,而在支付款项后和装修公司理论是徒劳的,他们可能会退出装修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建议业主将预付款项降低到最低,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支付款项。
3. 偷换概念导致结算费用增加
装修工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通常消费者并不熟悉,许多装修公司会利用这一点,将一些费用偷偷加进去。例如,对于各种橱柜、低柜、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结算,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结算,超过1米按延米据实结算的条款,消费者可能会理解为不足1米时按1米结算,超过1米按实际长度结算,但实际上‘延米’是指不管长度是多少,尾数不足1米时均按1米结算,这个计算方法就可能使得你的最终结算款项多出几千元。
在装修中,到处都存在着陷阱。作为装修方,我们只能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准备,严防陷阱的出现!我们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