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买房过程中,和开发商签约是必不可免的,但也是最棘手的环节之一。开发商签约的次数是购房者的几万倍,因此熟悉购房合同、精心研究每一个字眼可以使购房者成为签约高手。购房者应该谨慎小心,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尽可能与开发商签订一份公平的购房合同。以下是签约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 认准签约主体——同当事人的约定
购房合同中关于当事人的约定需要仔细验证开发商的基本资料,确认企业名称与营业执照名称完全一致,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很多的新房销售中,开发商常常委托代理公司代销自己的楼盘。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无论接触的是开发商还是其委托的销售公司,都应认准签约主体为开发商,所有涉及的书面文件和材料也应由签约主体出具。这样才能避免一房多售或骗取房款后携款潜逃的现象。
2. 具体的条款解读和示例
合同排名前列条——项目建设依据
(1)注意土地使用年限,住宅的土地使用权年限为70年,商业用地40年。如果购房者签订合同较晚,开发商取得土地使用权较早,则可能影响购房人的土地使用权。
(2)注意开发商的三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如果合同中缺少一个证件,建议购房者暂时不要签约。如果开发商未办理此一证,将无法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那么可能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面积和土地使用权证。
(3)合同第二条——商品房销售依据。如果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为实现顺利销售,在合同中填列虚假或过期的《预售许可证》号,则构成欺诈。
(4)合同第三条——买受人所购商品房基本情况。购房者应明确约定所购房的具体楼号、楼层及房号,避免开发商一房多卖。同时在约定楼盘的层高和主体结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房型等方面也应该清晰明确。
(5)合同第四条——买受人商品房所在项目基本情况。要明确约定合同中的各项目,如绿化率、物业管理用房、停车场建筑面积等。并约定全体业主享有《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各项权利,明确约定车库、停车场的所有权、使用权等。
(6)合同第五条——计价方式及价款。明确约定房屋的总价款及计价方式,对房价款外的费用,不要作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