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能否退房?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未履行的不再履行,已履行的应停止履行。因此,只要商品房买卖合同被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买受人可以退房。那么,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开发商的项目违法
如果开发商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手续,没有完备的法律文件,例如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销售)许可证》等,项目被确认违法,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会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出卖人应承担购房者因此造成的全部损失。
2.出卖人故意隐瞒或虚假预售许可证明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
《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有效。如果出卖人故意隐瞒预售许可证明情况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买受人可以请求退回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起诉前出卖人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可以认定有效。因此,买受人应该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主张,避免犹豫而错失诉讼时机。
3.出卖人故意隐瞒已抵押事实
如果出卖人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商品房买卖合同就无效。
《较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需要注意的是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必须发生在房屋出售前,且出卖人存在故意隐瞒的情况。如果房屋在出售前已设定抵押,抵押权在先,将直接影响买受人办理产权登记。此时,买受人可以向法院主张确认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
购房合同是买房的基本合同,为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在签订时委托律师代理。有些卖房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设置陷阱,需要买房人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