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污染治理有哪些误区?你了解吗?

室内污染治理有哪些误区?你了解吗?

室内污染是室内装修后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入住前,处理室内污染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然而,在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时,常会存在误区,若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导致徒劳无功。那么,究竟有哪些误区呢?以下介绍治理室内污染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使用达标材料就可以避免污染。

如今,所谓的达标材料是指有害物质释放量低于国家标准的,但并不代表不存在有害物质。如果在装修中使用大量相同的材料,那么室内有害物质仍然会积累。因此,刚装修完的室内难免会存在超标有害物质,单纯从材料方面杜绝几乎不可能。

误区二:只要去除甲醛就可以治理室内污染。

一般情况下,室内甲醛源可来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装修中使用的黏合剂以及地毯等合成织物中。过量吸入甲醛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等疾病。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甲醛是室内污染的头号杀手。

许多消费者认为,只要去除室内甲醛即可治理室内污染。然而,除了甲醛,建筑装修材料中还存在大量的化学物质,如涂料、溶剂、稀释剂、胶黏剂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长期吸入高浓度苯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喉头水肿及血小板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单纯去除甲醛并不足以治理室内污染。

误区三:过分依赖植物来治理室内污染。

绿色植物是室内净化空气的工具之一。在居室中摆上几盆花卉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带来身心愉悦。例如,常青藤、铁树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芦荟等植物可吸收甲醛。

然而,要注意的是,用绿色植物治理空气的特点是速度慢、时间长,且吸附分解量有限。对于大面积装修的室内来说,效果微乎其微。因此,过分依赖植物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误区四:仅仅通过通风来降低室内污染。

通风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空气置换。换气次数越高,室内污染物浓度越低。强化通风换气确实能够让新鲜空气代替污染空气,达到一定的降低污染物的目的。但是,通风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室内污染物。一旦关闭窗户,室内污染物仍会散发出来。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3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13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