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法律规定,房屋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将其遗留房屋与土地使用权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法律程序。近年来,由于房地产的高价值,关于房屋继承的纠纷越来越多。那么,所有房屋都可以被继承吗?第几代继承人应该如何判定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继承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因此,虽然很多父母会把房屋留给子女,但这不属于继承,而是称为生前赠与。另外,继承人继承的遗产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或收益,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有财产以及合伙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后才能进行遗产继承。一切非法财产均不属于遗产,且不能被继承。
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继承的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排名前列,其次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继承开始后,按照排名前列顺序进行继承,如果没有排名前列顺序的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房屋继承需要进行以下步骤:首先是评估房屋的价值,评估公司会根据房屋的地段、朝向、楼层以及房龄等因素作出专业的价格分析和评估,确定物业市场价值。接着进行公证,申请人需要前往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并领取继承公证书。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该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以及能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等。第三步是测绘,申请人需要前往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领取测绘成果或附图,以便进行产权登记手续。最后是进行继承登记,申请人需要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继承登记手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涉及该房屋权属等事项是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的,则必须提交相应的法院文件。如果实地测绘发现该房屋存在改建或违法建设的情况,则必须提交规划部门的报建审核书或处理决定书。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