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产权房是指建筑在集体土地上,由村集体组织、开发商或农民自行建造出售的房屋。小产权房中的小并非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约定称谓。小产权房即为部分产权房,由部分产权人享有房屋使用权和继承权,但收益权和处分权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小产权房是特指建在乡镇集体土地上、向社会公开出售的房屋之一。
小产权房按照建房土地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在农民集体所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上、以及直接利用农用地建设的住宅。小产权房的颁发单位通常为乡镇政府或村委会,而不是国家。有时,小产权房仅有合同约定而没有产权证件。这些小产权房并非受法律保护的法定产权,而是集体产权。
相较于一般意义下的商品房,小产权房没有土地出让金和开发商的高额利润,因此价格通常为同地区商品房价格的1/3甚至更低。廉价是大量城镇居民购买小产权房的主要原因。
购买小产权房有一定风险。首先,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通常认定为无效。其次,小产权房仅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的第三人转让或出售。最后,存在政策和监管缺位风险,购房人可能面临无法取得房屋或不能及时索回房款的尴尬局面。在国家征地拆迁时,小产权房购房人无法得到国家认可的合法产权及拆迁补偿,只能得到使用权所得的微薄拆迁补偿。同时,小产权房屋的建设和售后保修难以保证,开发单位的资质也存在问题。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