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房屋时,有些定义很容易让人混淆,例如商品房、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那么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
普通住宅的定义:
普通住宅通常是按照该地区民用住宅建筑标准建造的居住用房。这些住宅一般包括多层和高层住宅,由于各地对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定义不同,因此划分标准也因地而异。
普通住宅不等同于普通住房。普通住宅是指整座楼房,而普通住房则是指单独的住宅。
普通住宅的主要特点:
1、小区容积率在1.0以上。
2、单套房屋建筑面积在140/144平方米以下。
3、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一些城市规定,价格低于xxxx元/平米(不同城市价格标准不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被称为普通住宅,否则就是非普通住宅。
商品房的定义:
商品房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由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开发的,建成后用于市场出售出租的房屋,包括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自建、参建或委托建造的自用住宅或其他建筑物则不属于商品房的范围。商品房是开发商开发建设的供销售的房屋,可以办理产权证和国土证,价格可以自定,由成本、税费、利润、代收费用以及地段、等级、朝向、质量、材料等构成,并按市场价出售。
商品房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外销商品房和内销商品房两种。
简单来说,市场交易的房屋无论是住宅还是其他用途都是商品房。而除了高档住宅和别墅外的住宅则被称为普通住宅。但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住宅都能上市交易,例如集资建房取得的单元房、房改房、自建房等,它们虽然属于普通住宅,但却不是可以上市交易的商品房。因此不能说普通住宅和商品房是相互包含的,它们之间有一些不同,但也有一些交集。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