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销售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组成。公摊面积是指共有建筑面积中分摊给户主的部分。然而,公摊面积的标准并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中一个争议的焦点。不法开发商常常利用公摊面积这个合法外衣,在房屋销售过程中以不该摊的摊开来获取利益。但对于购房者来说,建筑面积的计算和判断是十分复杂和专业的,难以知道自己购买的房子面积是否足够,是否被开发商兑水。因此,公摊面积成为一个容易引发纠纷的焦点。
目前,我国尚无法律法规来约束公摊面积,只有建设部的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的部门文件做出原则性规定。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而不应计入公用建筑空间的则有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以及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
商品房公摊比例的计算是很重要的。公摊面积过大会影响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可能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因此,为了计算出合理的公摊面积,可以考虑使用公摊系数。住宅楼公摊系数计算方法为:需要公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公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然后用各单元参加公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摊面积。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需要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