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喜新厌旧
购房时应全面考虑,不仅限于新房,二手房、小产权房都应考虑。新房有满足荣耀感的优势,但二手房在地段上可能更优越,还有一些适合普通消费者的单位公产房。对于购买力有限的客户来说,二手房省去了许多装修费用,手续简单,费用相对较低。不要误以为二手房的费用会高于新房,但这也与中介服务是否规范有关。
2. 以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喜欢的户型
现代房屋技术比以前更加灵活,保留了创新部分,户型慢慢地走上老路,过去以厅和主人房为主要考虑因素,制约了户型创新思维,现在有设计师破除主次空间,以均衡概念来设计房间,达到面积紧凑、功能合理、好用,更人性化。
业主购房时往往根据自己的要求、过去认可的户型来判断拟购买户型的好坏,但这可能会把人陷入陈规中,比如入户花园、错层设计受到追捧,但实际上造成浪费;落地玻璃可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私密性差,装修效果也大受影响。真正购房者应把注意力放在选择适合自己购买力的方面。
3. 了解舆论关注房价
舆论只是利益阶层、关注人群、政策解读、责任表现,不代表最终结论。从购房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地段和价格,地段决定价格,决定你的选择范围,而价格则取决于购买力和谈价水平。听信舆论可能导致购房失望和房价暴涨,因为购房者可能会因为舆论判断市场会追涨,担心自己选中的房子没了。购房只是选菜一样的事情。
4. 不要只关注短期政策
政策对购房者的影响是均衡的,不会偏颇。如果只关注短期理解,可能会助长市场泡沫的过热。比如预期的降息、开发商的政策、放宽管制等,购房者不应被这些政策影响,而应该理性对待。
5. 不要以小便宜为主,将市政远景规划当做现实
许多普通消费者喜欢贪小便宜,比如认为远郊房比近郊房便宜。但选择远郊房时,不要将远景规划当做现实,因为地价低建筑成本差不多,营销费用反而高于市内。而开发商承诺的宣传性配套需要后期政府的财政和规划实施。购买这类房子时,不要仅用总价比较,应该将节约金额和面积缩小进行对比,选择小而成熟的房子更加理想,从投资功能来看也更加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