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地产常见误区,你了解吗?

教育地产常见误区,你了解吗?

最近,重庆八中搬迁至渝北区的消息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同时,很多开发商也在打着八中的旗号来吸引购房者。但是,只有教育部发布官方文件后,开发商的承诺才是可靠的。

一家楼盘在宣传时打出双名校的旗号,但置业顾问并不能确定学校的具体情况,除了小学确定为渝北区巴蜀小学外,中学部分还不确定。购房者在购买教育地产时,必须注意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否则可能面临后期的维权问题。下面介绍一些购买教育地产时常见的误区。

1、混淆教育地产和学位房概念

这是一个常见的专业术语误解。学位房是指购房者通过购房获得相关学校学位,一般项目拥有学位名额,是因为引进了学校或者与名校有合作关系。这意味着业主子女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或者电脑派位等程序即可入读指定的学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位房通常存在名额限制,不能保证100%入读。

教育地产是政府根据生源情况划分的,业主户口迁入教育地产后,可以按规定入读户口所在地分配的学校,即免试就近注册登记入学。简单来说,学位房拥有好学校读书的资格,而教育地产拥有入学读书的资格。明显,学位房比教育地产更有优势。开发商常常故意混淆这两种概念,如果购房者搞混,就可能上当受骗。

2、认为住在名校附近就能上名校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也是开发商最常用的欺骗方式。学区是根据区域内教育资源进行分配的,是为了保证教育资源尽可能公平。学区的划分标准不是地理位置或者距离。有时候,两处房子隔着一条马路,但是属于不同的学区。因此,购房者必须清楚这一点,否则就可能购买到不理想的房子,维权也可能无法成功。

3、买的时候是A学校,住的时候却是B学校

由于现在的购房往往是期房,从购买到入住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购买时,置业顾问会保证,该楼盘的学区是某某学校,但在一年后,该区域的学生数量或者教育资源承受能力可能导致教育部门重新划分学区,或者开发商与建校方的合作关系到期,导致学校更换。目前,学区维权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种情况。因此,在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必须包括学区变动的相关条款,以便需要时进行维权。

4、购买二手房时,前户主的户口未迁出

购买二手教育地产时,如果前户主未迁出户口,新房主也无法落户,也就无法办理入学手续。因为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法规,所以购房者必须在签署合同时与卖家协商好户口迁出的最迟期限,以及过期后的违约金等条款。

购买教育地产要避免一些误区,揭穿开发商的欺诈行为。这是为了孩子,需要费心规避的问题。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7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7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