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金是在购买合同签订前支付的一定金额或替代物,用作交易保障的方式。然而,有些购房者因各种原因后悔下定金,但开发商却不退还定金。其实,购房者不必担心,能否退定金不仅取决于开发商的态度,还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定金一般在认购协议中约定,购房者需明确了解认购协议的内容。认购协议与商品房买卖合同有本质区别,但只要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表达,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要求退回定金较为困难,但在一定条件下,定金仍可以退还。如何判断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若因合同条款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导致购房者要求退房,开发商/卖家一般会将定金退还给购房者。若开发商/卖家不退还,购房者可向住建委投诉。需注意的是,必须在认购书约定的期限内签订合同,证明这一点才能退回定金。购房者可通过合同条件谈判时双方修改的记录或双方谈话的录音来证明。
2. 若认购书或购房合同中有关于退回定金的条件的约定,只要符合条件,可按认购书或购房合同要求开发商退回定金。此外,若购房者面临限购后失去购房资格的问题,一般认为楼市调控属于政府行为,是不可抗力因素。因此,若合同因此原因无法继续进行,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3. 对于内部认购等没有销售许可证或产权证的项目,因本身不具备销售条件,任何情况下均可退回定金,无需做大量取证工作。若开发商不退还定金,可直接起诉。
购房是一件大事,因此交定金时需谨慎。要提前了解定金是否能退还,在定金协议或认购合同中与开发商做好各种约定,以保证房产交易的顺利进行。一旦出现问题,按协议中规定解决问题,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