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了解得不够全面,或者听信售楼员的一些不可靠的承诺,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开发商设置的陷阱中。记者走访了一些房地产行业相关律师和房地产专业人士,从消费者购房的实践和律师及房地产专业人士看来,现如今购房缩水的现象不容小视。
面积缩水时,有些开发商会在户型图上标明房屋的赠送面积,但实际上赠送面积却没有宣传的那么多。售楼员在开盘时介绍楼盘的公摊面积为18%左右,但实际签署合同后才知道是21%,相差很大。购房者应该明确两点:赠送面积不能以图纸上的标注为准,具体面积需要查看购房合同里面的规定或进行测量;在看房阶段,需要仔细询问公摊面积,特别是要买的楼栋公摊面积。
规划缩水时,有些楼盘会卖未来的规划,承诺后期会有大型公园、商业体、医院等,有的还在宣传中附上了整体规划图。但这些规划可能存在变更的风险。建议在签约前,需要查明开发商是否已取得后面地块的开发权,小区规划是否已经通过规划部门的审批。也需要要求开发商把规划作为补充条款写入合同,并在合同补充条款中约定较高违约金,以确保规划不会变更。
年限缩水时,一些楼盘拿地时间很长,这样实际的使用年限就会很短。购房者在购买后,需要对该房屋所享有的使用年限有清晰的了解,原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减去开发商已使用的年限。建议在签约前,应到相关部门了解清楚土地性质和房屋土地使用权的起始期限。
层高缩水时,购房者要明确约定违约赔偿数额。如果商品房层高与合同约定不符,则开发商须承担违约责任,需要约定违约赔偿数额。合同首采文意主意,不能以开发商的笔误为由影响违约事实。
承诺缩水时,有些售楼员为了更快卖出房子,可能进行误导宣传,例如虚构开盘价或者让购房者48小时内签合同否则合同将被冻结。购房者在签约前需要咨询专业人士,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信售楼员的宣传。需要仔细盘问售楼员,对于一些实际的好处要再三仔细确认才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