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地产买了就有学位?

教育地产买了就有学位?

教育地产已成为购房者和开发商的共识。但在各大楼盘宣传和置业顾问的诱导下,许多购房者仍然无法避免因此而维权。如何辨别教育地产的真伪呢?本文将从基本概念、辨别技巧、常见误区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解读。

教育地产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学校服务半径是有范围的,买教育地产就读的可能性就高很多。但教育地产受学校招生政策影响很大,就近入学不等同于物理距离近。购房前,需要了解教育部门发布的择校政策以及学校片区规划的决定。

购房者不应该单听房地产商的一面之词,一定要让开发商出示与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将可以在这些名校分校入学作为购房合同条款,白纸黑字写入合同。同时,大家还要注意,教育部门会根据每年的生源状况,对学区范围进行调整。在购房合同中,购房者应该认真审查合同相关条款。

购房者应该明确学位房和教育地产的区别。学位房是指只要购买了房子,就一定会有学位,而教育地产却不一定。教育地产是由政府在每学年根据片区入学生源情况而划分出来的。另外,开发商引进的学校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公立学校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和师资力量的倾斜,同时受到的约束也就更大。而民办学校的收费很高,但办学质量必须非常好才能吸引到更多学生。

购房者在选择教育地产时,需要留意开发商的宣传是否真实。开发商往往会根据上一年的学区范围,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楼盘在这个学区,并在宣传过程中向购房者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或者诱导。但在销售后,一旦楼盘被调整至其他学区,纠纷也就不可避免。因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前,一定要认真审查合同相关条款。

在购房时辨别教育地产的真伪是一项必备技能。除了了解基本概念和辨别技巧外,购房者还需要注意常见误区,如学位房和教育地产的区别,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各自优势,开发商的宣传是否真实等。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0)
上一篇 2023年7月6日
下一篇 2023年7月6日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