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房过程中,常见的买房协议包括定金协议、房屋购买合同和补充协议。签订协议前,首先要确保房屋产权清晰可转移,仔细研读其中的每一个条款,避免签订不利合同。
常见的买房协议包括:
1.定金协议:主要约定定金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定金协议一旦签订,具有法律效力。若有一方违约,将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定金协议应包括房屋情况概述、房屋交易细节、定金金额和付款方式以及其他约定。
2.房屋购买合同:主要涉及房屋权属、成交方式、成交价格、产权状况、房屋交付、违约责任、税费相关规定、权属转移登记、争议解决等方面。
3.补充协议:往往约定在房屋购买合同未涉及的事项。因为补充条款是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而约定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补充协议比购房合同还要重要。
在签订补充条款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约定贷款未办下来时双方的责任;
2.写明产权证办理时间;
3.明确售楼书和广告的内容写入补充协议;
4.明确公摊建筑面积;
5.明确装修标准;
6.明确退房的责任;
7.二手房约定好腾房时间;
8.签署保障服务合同。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新房是否齐全五证,二手房产权是否清晰;
2.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3.注意双方填写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及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4.明确具体时间和违约责任;
5.明确物业管理事项。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