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建筑面积中由业主共同分摊的公用部分,包括大堂、走廊、电梯间等公共场所和为整幢建筑提供服务的公共用房、物业管理用房以及专用设备用房等。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明确法律法规对公摊面积的处理进行规定,因此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公摊面积常常成为争论焦点。在《天天315》周末会客厅中,主持人李程邀请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明君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一起探讨如何解决房屋公摊面积的问题。
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过道、电(楼)梯前厅、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公共场所,以及为整幢建筑提供服务的公共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和专用设备用房等。计算公摊面积的公式如下:公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套内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用几个概念来说明,房屋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房屋使用面积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房屋产权面积是指房屋所有权拥有者依法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由直辖市、市、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确权认定。
实际上,房屋公摊面积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单位房的公摊面积通常较小且有赠送面积,但这部分面积未计入房产证中,因此房屋面积大于房产证面积;一些商品房的实际面积往往小于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
©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